成為一個人讀後感
內容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77633)
這本深具哲學及啟發意味的著作,是當代心理學大師羅哲斯博士在心理治療與輔導方面的主要代表作,
也可以說是關於成人之道的一本必要導論。
在本書中,他舉出幾個根本的問題,向很多傳統心理學的概念和態度挑戰,
譬如:個人成長的意義何在?成長需要在什麼條件下才有可能?
一個人又怎麼能夠協助另一個人?人的創造性是什麼?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助長人的創造性,
除了心理學、精神醫學及其他專業的助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之外,凡是關切人格成長的人,都不可不讀。
==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對個人中心學派的想法主要來自Corey的書,
大致上就是
1.人性本善,如同橡樹種子自我實現的人性觀
2.40年代到60年代Rogers學派的改變
3.治療有效的六個充分必要條件
還有只要提到這個學派,就會想到真誠一致、同理心、無條件積極關懷的諮商有效條件。
一個人的思考脈絡,跟其成長的背景有極大的相關。
在各學派來說,不同人生經歷的各代表人物自然就會有其迥異的人生觀。
作者生長的20世紀初,正好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適逢經濟大衰退的年代。
當時的心理學顯學是以佛洛伊德為首的精神分析及強調刺激反應關係的行為學派。
Rogers以個人治療的經驗發現兩者與其所研究觀察而得的人格轉變有很大的衝突。
書的開頭,Rogers以其自傳式的文字開始介紹個人的家庭與學習成長經歷,並提供其諮商治療經驗的省思。
對我來說,這樣的開始是非常動人的。如:
真正曉得什麼叫傷害、該往何處去、哪部分的問題最重要、哪些經驗被深深的掩埋住的等等,
真正曉得這些的,是受輔者本人 (P13)。
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的話,那麼我若有意地想表現一些非本然的我自己那將是毫無助益的。(P19)
允許自己去了解他人,實在具有無比的價值。……如果我讓自己確實地了解別人,
我可能會因那種了解而發生改變,而我們都害怕改變。(P21)
若果我能打開一些短道,讓別人可由之而向我傳達他們的感覺何他們個人所體驗的世界,
那將會豐富我的體驗。(P22)
當我能接納他人時,我會感到無比的欣慰。(P23)
我越是能夠向我自己以及他人內在的真實而展開時,我越能發現自己不會急忙的地想鑽進「固守的據點」中。(P24)
我能夠信任我自己的體驗。(P25)
對我而言,體驗本身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P27)
我的體驗告訴我說:人都具有一個基本上是積極的方向。(P30)
人的生命,在最好的狀態下。乃是個移動、變化的過程,其中沒有什麼是固著不變的。(P31)…所以生命就是一直在形成(becoming)的過程之中(P31)
而後,Rogers以其個人的觀察認為有效諮商人格的改變的七個階段。
這個部份是我覺得本書最難讀懂的部份,因為人的語言本來就會受限於經驗,語言往往無法伸及個人經驗無法到達之處。
特別如本書所提後面6、7兩階段,更是少數人可經驗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境界。
大致來說,Rogers透過他實務上的觀察發現前往求助的當事人由一開始的談論他人事項,或有如談論他人的談論自己,到客觀的談論自己並論及深刻的感覺。
從固著的狀態邁向能量流通的方向,漸漸由外在的評價體系轉由內在的評價樞紐。
在讀6、7階段的時候,感覺很像以前讀佛經中涅磐的境界(但Rogers有特別提到不是到達頂峰如涅磐,而是居於一種流動),
是一種看山又是山但是個人現象學的山。
書中16章敘述受輔者在家庭關係中所表現的行為改變包刮:
1.更能表達感覺
2.人可以真實的活在關係中
3.雙向溝通的改進
4.讓別人自立的意願
我想不只在家庭關係,當求助者人格改變到後面的階段,能將評價的樞紐從外部移轉至內部,並允許自己成為獨特的自我,以上的改變就會出現在大部分的關係之中。
書的後幾章提到個人中心取向的運用,從個人諮商到團體諮商、從家庭到國家之間、甚至運用在教育之上。最後以1956年跟skinner的辯論為開頭,思考心理科學的意義與功能。
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我重新檢驗那耳熟能詳的治療條件:
真誠一致、同理心、無條件積極關懷
如 合一性(P332)
在關係中,完全是他自己---不是一個表現、一個角色、一個假裝的人。
…無論他是生氣、親切、羞赧、或是熱情,我門都可以感覺到,在各個層面上。
無條件的正面關懷(P333)
治療者會體驗一種對受輔者的溫暖與關切---不是佔有的,也不要求報償。
這是一種單純的「我關心」的氣氛;而不是「如果你這樣這樣,我才會喜歡你」,
治療者接受受輔者負面情緒,也接納他正面的情緒,能把受輔者當成「獨特的」個體才接納與關懷,
能容許他有自己的感覺與體驗,讓他自己決定這些感覺與體驗的意義,則有意義的學習便有可能產生。
同理心(P334)
治療者能準確而同感地了解受輔者的世界,宛如那是自己的世界,
但不會忘記「宛如」的這種性質---這就是同理心。…
我們現在要描述的條件便是治療者能將心比心,去感覺受輔者的憤怒、懼怕、困惑,
而同時不會引發他自己的憤怒、懼怕與恐懼。
當治療者如此清晰的了解受輔者的事件,且能在這世界中進出自如實,
他便能與受輔者溝通她所了解的、而受輔者也清楚的感覺。
這幾個條件好像有了生命一般
因為人有自我實現的本能,所以就會有如下的傾向:
人+有孕育性的關係 —自我實現—> 獨特的自我、功能完全發揮的有機體
看完這本書之後還是會有所疑慮,
首先雖然Rogers以科學的方式檢驗治療關係的成效,如7-11章,比較實驗跟控制組,
在一定期間內人格改變(作者以Q技術為操作性定義)的成果。
但這只解釋了差異的存在是有其方向性,並沒有辦法量化(或許也很難量化)治療成效。再者是否每個心理師都有如同Rogers一般的諮商師本質,以及人性真的是否有自我實現的傾向等問題都在閱讀過程或之後,不斷在我心裡疑惑著。
有關有條件積極接納的部份,
我個人的成長經驗也感受到,有條件的積極接納,長期來說傷害可能更甚於否定的力量。
就像小時候父母考試考好有獎賞一樣,往往也在無形中造就小孩的價值觀,甚至用這樣內化的價值觀評價自己。
這樣的自我內言就一直跟著個人成長,當事情的結果跟評價的體系有衝突常常就會引發個人的痛苦。
最後我心裡有個疑惑就是當一個人可以完全轉向內在評價的時候,是否會跟文化有所衝突,
比如孝順、長進。在面對衝突之下,是否還能保有功能完全發揮呢?
- Apr 30 Wed 2008 23:24
閱讀心得--成為一個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