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erold J. Kreisman, M. D
譯者 邱約文
最早看到邊緣人格這個名詞,是在變態心理學的專書看到。當時才知道除了情緒疾患(憂鬱、躁症、躁鬱)
與精神分裂症之外,還有所謂的人格疾患。
而後在Corey的書中看到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介紹時,特別提到Mahler的客體化理論,
理論當中的分離--個體化 > 客體恆常過程,幼兒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會影響人格的形塑,
未經此一階段或主要照顧者拒絕幼兒的分離甚至會造成自戀或邊緣性人格異常。
本書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11826
※她是你從小認識的朋友,原本對你百般信賴,卻因為一件小事就氣沖沖指控你,
全盤否定過去的友誼;過幾天又打電話來,依舊跟你親暱熱絡,好像你們倆之間什麼都沒發生過。
※他是你的上司,昨天明明對你大表讚揚,今天只因為一個小失誤就把你貶得一文不值。
他有時很拘謹,有時卻跟大夥稱兄道弟。他的情緒喜怒無常,跟他一起工作簡直如履薄冰。
※她是你兒子的女朋友,他倆老是吵吵鬧鬧,分分合合,一下子她把你兒子甩了,
沒多久,又哭著說她不能沒有他,發誓會永遠愛他。她平時甜美可愛,但心情不好就酗酒,
甚至威脅要自殺,讓人擔心不已。
這些人是怎麼回事?可能,他∕她們患了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心情宛若雲霄飛車,老是暴起暴落,反反覆覆,充滿矛盾;既害怕孤單,不能忍受被冷落或被拋棄,
又無法跟人親密;既缺乏自信,渴望得到他人肯定,常為了依附他人而不顧一切,
卻又會從滿懷感恩而變成毫無理性地憎恨對方;內心缺乏踏實的存在感,不是過度退縮,
就是無法忍受挫折和批評,衝動易怒,翻臉比翻書還快,遇到一點點不順心就怒氣沖天,
甚至會亂摔盤子、拿菜刀互相追逐。他∕她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經常瀕臨爆發邊緣,
發作的對象往往是最親近的人--配偶、子女、父母。風暴過後,又會自暴自棄、厭惡自己,
經常陷入憂鬱、拒學、酒癮、藥癮、愛情上癮、暴食厭食、家庭暴力、自我傷害的漩渦。
邊緣人格的症狀變幻莫測,被公認是最令人迷惑的精神疾病之一。正如在佛洛依德的年代,
歇斯底里症反映了當時壓抑的歐洲文化;邊緣人格者那破碎的自我認同,或許也反映出今日社會,
人際關係的穩固基石正在瓦解之中。
===================================================================
書的編排大致可以分為:
1.邊緣性人格的特質
2.邊緣性人格的社會
3.如何與邊緣性人格相處與治療
老實說在讀第一部分邊緣性人格特質的時候,並不是很舒服。
如P16 「為什麼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患有邊緣人格?有些研究者認為,
某些先天遺傳性因子會使得女性的感情(情緒)比較容易違常」
後面章節其他如P87對於受虐婦女的形容,會讓人聯想是在追求熟悉的不穩定關係。
P98對於單親家庭可能是造成價值觀問題也會讓人有同樣的聯想。
我一直覺得研究社會科學,特別是人性的學問不把社會的變因拿進來看往往會錯失最重要的決定因子。
如以女性主義治療的觀點來看,問題可能是出現在社會對於女性或弱勢的族群有較大的壓迫,這樣的外在因素才是女性在臨床上似乎就容易有邊緣人格的原因。
還有就是對於邊緣性人格的臨床診斷問題。
臨床診斷的問題,就必須說到精神醫學診斷的聖經DSM IV對於邊緣性人格的定義:
1.人際關係緊張且不穩定。特徵是過度理想化與否定價值間的兩級變換
2.衝動之下可能做出有上自己的行為,如喀藥、酗酒、濫交、偷竊、飆車、暴飲暴食等。
3.情緒明顯地起伏不定。
4.經常出現不當的勃然大怒
5.一再出現自殺的徵兆或舉動,或是自傷
6.缺乏清楚的自我認同與定位
7.長期感覺空虛無聊
8.不論是實際或想像,都竭盡努力避免被拋棄
9.在極度壓力狀態下會產生妄想或解離狀態
而上述9項如有出現5項以上就達就醫標準。
但問題來了,身為一個疏離的現代人,大多會配備7、8的裝備,
偶而會出現6自我定位的問題,要是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多數也會出現3、4,就這樣的標準是否也可以算是邊緣性人格??
當我第一次在變態心理學看到這個診斷標準的時候,其實心裡會嚇一跳,好像有那麼一兩項有中到的。可當我在做人格測驗的時候10來項的人格特質全部都在正常(中間上下一個標準差之內)的範圍。也就是說,即使在其他人格測驗表現正常,當拿起這個標準來做檢驗的時候,也可能會有一兩項符合。
這讓我聯想到兩件事,第一個是解讀的問題,再來就是統計的問題
是不是像我這樣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不適合用這套量尺來做解讀,不管是自己還是別人。
再來就是David L. Rosenhan 在1973年的研究:研究生假裝精神病患入院,醫護人員並沒有發現他們的偽裝,
使他們能得以成功入院,並視之為一般的精神病患。
所謂的正常如果下個操作性定義,是合乎社會規範的常態分配下正負一個標準差,而如果以人口的0.5-1%(臨床上估計的邊緣人格患者人數比例) ,
也就大約是3個標準差以外的人口。
但就如同憂鬱症等情緒疾患,邊緣人格的問題也同樣並非是全有全無的0與100,而比較像光譜波長的變化。而即使是同一個人,
也可能因為情境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情緒波長間擺盪。
因此在臨床的診斷上,除了可能跟其他精神症狀的混淆,當個案因困擾來到診間標籤化之後,是否也容易因為醫師與當事人語言使用不同,
或對於困擾的認定不同而有誤判的可能。再來標籤後是否會因為自驗預言效應而更難以治癒。
中間章節主要在介紹社會結構在邊際人格的腳色,
P78引用Lasch 在「自戀的文化」中裡的一段話:
每一個社會都將本身的文化,也就是社會規範、預設的基本立場,以及組織經驗的方法,
複製到社會組成分子的身上,形成所謂的性格。就是Durkhein曾說過的人格就是個人經過社會化的結果。
這讓我聯想到敘事治療所說的,主流文化強加在個人身上,當個人的生活無法滿足這個故事就會產生衝突。
人的性格塑造動力,環境因素來自主要照顧者、家庭、社區,甚至整個文化的價值觀。
但中間的環節內有衝突,如主要照顧者對於個體的親密又疏離的矛盾照料模式。
又如果各次系統間的衝突,也會造成價值觀的錯亂。
P143有段文字,
在邊緣人格者所成長的環境中,通常只有靠脅迫或誇張的舉動,才能達到目的。
就像患者認為他人對自己的接納是有條件的,被人接納也是有條件的。
他們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魅力、才智或財富,或是不斷地強求,最後才能得到自己要的東西。
先不管作者的主觀,對於有條件接納的傷害我倒是蠻同意的,而這樣的有條件接納就常就跟價值觀一樣會代間傳遞,
一旦跟個體的認知有了差異,就會造成個體的困擾。
從中間到後面的章節,陸續有提到根邊緣人格者相處與治療的要點
「SET」
S Support 支持、關懷
E Empathy 同理心
T Truth 點出事實
其實很像諮商的過程,建立關係,洞察,促成行動,先從諮商之中建立起具有矯治性功能的關係,
再以此為基礎檢驗現實生活的阻礙與行動。
後面也有介紹一些治療的方式,如藥物、心理治療、住院等等,因限於篇幅並沒有做深入的介紹。
對於人際歷程的東西沒有深入探討也是比較可惜的部份。
而就像書裡說的我們在處在一個邊緣人格的社會。
是故病患與正常人的差別,也很難畫一道楚河漢界的分隔,有時只是程度的差別即是否造成生活上的困難。
就像上面所說的所謂的正常不正常,若以操作性定義來說,
也只是平常不平常加上個人有沒有因此感到困擾的差別而已。
壞消息是每個人都有成為邊緣人格的潛力,好消息是每個邊緣人格也都有成為正常不再困擾的機會。
- May 09 Fri 2008 16:53
閱讀心得—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