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xiaolupa/1385980362-2945224863.jpg)
電視劇「後宮甄嬛傳」引發兩岸收視熱潮,劇中甄嬛從入宮時淡泊名利,只求平安過一生的小常在,卻在環境的推力下,憑藉其過人的智慧,一步一步從貴人、妃、貴妃,甚至成為太后,歷經了得寵、失寵又復寵的驚險過程,當中她運用了諸多聰明的方式抓住皇上的心,就人性的角度來看,這些方式背後都有她的依據,我們就來一一拆解…
一、保持外表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Sternberg提出愛情三元論,他認為愛情有三個基本的要素,熱情、親密以及承諾。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只有親密,那叫喜歡,有了親密、承諾卻沒有熱情,那只能當朋友、家人。而熱情則有多半的基礎來自於外表上。
為何外表這麼重要?我想可以從人的基本需求得到解答,心理學大師馬斯洛以及心理治療大師葛拉瑟都認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以及基因的延續,也就是讓吃喝拉撒睡與性。就動物的本能來說,漂亮的動物可以得到更多交配的機會,就人來說好看的外表,也能引起對方本能的愛惜。
或許你不想承認,但是外表確實是影響吸引力的第一關鍵。研究美貌經濟學長達20年的經濟學家漢默許表示,在職場上帥哥比醜男多賺17%,美女比醜女多賺12%,換算成一生的總收入,長得好看的人比其貌不揚者多賺了約650萬台幣。
在甄嬛傳裡,甄嬛因為怨皇上不刺死導致其小產的華妃而與皇上疏離,另一次因皇上把甄嬛當成純元皇后的替代品而負氣遠走佛堂,隨後要再拉回皇上的心,第一要務就是先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就像甄嬛在劇中對著浣碧與槿汐兩人說「明明最恨以色侍他人,如此我卻只能以容色吸引他」。她要引發皇上的動物本能進而復寵,就是深諳此道阿!
所以現在你看到倒垃圾也要化妝的女生,知道要尊敬她了吧,她們可是演化上的高手哩!
二、連結美好的經驗
只要人相處久了難免會有很多愛恨情仇,人跟人之間沒帶點恩恩怨怨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人性不太會把這些恩恩怨怨隨時放在心上,只會對一個人有大致性的「好人」或「壞人」的簡單結論。
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一個「認知失調理論」,這個理論簡單說,就是一旦你對一個人、一件事有了一個主要的看法,比如你覺得「他是壞的」,接下來你對這個人物的所有看法就會跟這個主要看法大致一樣。這樣的好處是你的大腦不會被過多的資訊塞爆,當你對一個人產生了好感,她的缺點你也會看成一種特色。但麻煩的是,一旦你對某個人有了某種強烈的情緒、想法,你就很難聽得進去其他的意見。
在劇中,甄嬛為了抓住皇上的心,會刻意讓皇上接觸到跟兩人相處有關的事物,讓皇上念起美好的舊情。比如在小產失寵後為了拉回皇上的心,特意於開滿梅花的花園中與皇上相遇,那情那景不就是兩人初識的梅花園,還說出兩人初見面的通關密語:「皇上別過來,臣妾的鞋襪濕了」這一切佈局就是讓皇上想起當年相見的情誼,憶起了甄嬛的美好,便自然把小產以來的不愉快放到一邊。
三、讓對方覺得自己很棒
心理治療的大師葛拉瑟曾說,人們有五個主要的基本需求,其中之一就是覺得自己很棒、很厲害,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一直被檢討、一直覺得自己很爛。在關係裡,如果你只讓對方覺得你很棒、很厲害,他最多只會尊敬你,不會愛你。要讓對方覺得你厲害之餘,也能讓對方有些成就感,不然對方只有想要問問題、解迷惑的時候來找你。
在戲裡,皇上曾為了要責罰因軍功在身,而態度傲慢的敦親王困擾不已,朝中大臣有人主張處罰、有人主張獎賞,皇上卻還是拿捏不定,於是問起甄嬛的意見。甄嬛主張獎賞敦親王,並策動敦親王福晉(敦親王的太太)說服敦親王登門致歉。這一來讓皇上禮子面子都顧到了。皇上聽了開心地說,「後宮裡只有你能為朕排憂解難」。這時甄嬛不忘說上:「哪裡是臣妾的主意,不過是皇上的心意僥倖被臣妾猜中而已,皇上的天意臣妾還是能揣測幾分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皇上才是最厲害,我只是了解你而已」。夠心機吧!
隨後皇上一句,「嬛嬛,只有你最懂朕的心意」,便是在邊high中邊領取甄嬛的讚美了。
(圖片來源:華視)
四、欲擒故縱,愛你就是讓你自由
葛拉瑟說,人們重要的需求還有想要自由的需求,那是可以隨心所欲做選擇的本能。
很多人在交往以後,常常會因為對方太重視工作或是朋友,而跟對方鬧得不愉快。常見的對話就是,「你要跟我約會還是要跟朋友唱歌?」、「你覺得工作重要還是我重要?」這種二選一的兩難選擇題,表面上讓另一半在你與工作、朋友比出高低之外,實際上更是要求對方有了你之後,就必須限縮工作的參與度以及與朋友的相處時間。
這個選擇事實上是讓對方在愛你跟自由之間(有時候還加上自尊)做出選擇。就算對方選擇了你,也會因為失去了自由、沒了自尊而在關係中感到委屈、不滿,久了就變成一種揮之不去的怨氣。
在甄嬛傳裡,華妃為了要獨佔皇上,欺壓其他嬪妃;皇后為了不失去皇上心中的地位,使計讓後宮眾人不斷小產。這樣想獨占的心意,卻會變成另一半的壓力,最後甚至避而遠之。然而聰明的人就像,甄嬛卻在得寵時,鼓勵皇上找失寵的嬪妃。她知道皇上不是一人可獨佔,與其用盡心思留住皇上的人,更不如讓皇上惦記在心。
好比甄嬛對著槿汐所說的「誰侍寢都不要緊,要緊的是我能不能握住皇上的心」,靠得不是把他人趕走的推力,而正是讓對方自由、吸引住對方的拉力。
五、同理心(大絕招)
前陣子考試院長關中,因為公務時間,花一小時1500元的費用(另有45分鐘4500元的版本)外出找按摩師朱素心按摩,引發各界撻伐。讓我覺得特別的不是官員濫用公務資源、也不是高出行情許多的按摩費用,而是朱素心出面後表示,「關中是為了照顧過世的女兒遺留的孫女,所以必須顧好自己的身體,到按摩院按摩並非高級享受,大家都是為了一條老命」。還說「經常從頭哭到尾,有夠可憐,有時候手還會抖」。
對我來說,關中不是純按摩(也不是做黑的啦),而是在按摩的過程,讓朱素心同理他的難處、宣洩他的悲傷,也莫怪乎關中願意在公務時間甘冒被報料的風險,去找朱素心的高價按摩。至於什麼是同理心呢?
在甄嬛傳裡,甄嬛同理皇上的場景更是處處可見。比如14集皇上因為後宮之事頭痛要甄嬛幫他揉揉,甄嬛一按皇上的頭便問「皇上有煩心事」,皇上問道「你怎麼知道?」,甄嬛說「殿上雖然有茉莉花的香味,臣妾還是聞到薄荷腦油的氣味,皇上只要遇到煩心事就會用薄荷腦油」,這種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同身受的為對方著想,就是同理心,也是心理諮商能有效的基礎。
如果甄嬛問皇上,「皇上有煩心事?」接著繼續說「唉呦,皇上,不要想那麼多啦。你就是日子過得太好才會想東想西啦,你想想非洲的難民,你就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了。要知足,不要嫌我念你,我是為你好,你不聽就算了,到時如果發生什麼事可別怪我沒事先告訴你」皇上聽了一定腦袋爆炸,在駕崩前把甄嬛拖出去斬了。
但甄嬛就是邊按皇上的頭,邊說起皇上處理後宮之事的難處,還加了一句「只要是為了皇上,臣妾就沒有什麼委屈」。這就是同理心的表現!
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劇集「後宮甄嬛傳」中甄環抓住皇上龍心的手法,不僅合於心理,更是關係中可以學習的榜樣阿!